

發布者:思學佳教育 時間:2017-09-02 17:03:49
前段時間有篇《中考考得好,對孩子究竟意味著什么?》的文章刷遍教育圈。
全文大意是:作者通過北師大一項名叫《清華北大的大學生,小學和中學是否來自名校?》的調查開篇,其結果是發現很多清北的學生,小學和初中都籍籍無名,但是高中,毫無例外的都出自名校。
再結合自己得出結論說,其實小學和初中是否是名校,對以后的成才影響可能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大,但是高中非常重要。
具體就是你中考考的好,進入當地名校高中,他們有優質的師資力量,有濃郁的學習環境,有開明的管理理念,有良好的校園秩序,它可以讓你開闊的自己的人生眼界,更有豐富的機會去跟其它名校交流學習,人生的格局也會大好多。
最后結論是:中考很重要!
你同意嗎?
小編贊同作者的百分之五十。
首先同意作者的名校很重要,讀書也很重要。
拿小編來說,小編大學畢業三年了,以前高中就讀當地別人口中的最好的高中,因為父母生意的緣故,高三換到別的城市就讀當地一所很普通的高中。
現在大學畢業的同學里,在騰訊、百度、華為等大型企業工作的清一色是當初重點高中的,完全靠自己能力做生意買房買車的絕大多數也是當初重點高中的同學。
但是人生有千千萬萬種形態,單靠學業上跟事業上的成功不能定義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
比如說我的朋友S。
S是我換城市之后認識的高三同學,老師眼中的“學渣”,但在我們眼中可比“學渣”還渣,人稱“學弱”,因為他考試成績總分從來沒超過250分(真的是250不要笑),要知道我們湖北高考總分可是750分。
知道他現在干什么嗎?
上海一所知名的金融機構一部門經理,同時還是一美妝網店老板,去年年收入剛好百萬。
其實他讀書的時候不是不用功,按他自己的話說那時候對讀書一點都打不起興趣,主要是很不喜歡那時候的班主任,老是罵他,老是把他放在教室最后一排讓他自生自滅,他想努力別人也看不到。
爸媽又經常在外地,只有奶奶在家,回家也沒人監督他,高考之后他就跟著他爸媽一起去了上海。
去了上海之后才是他變化的開始。
“我從來沒覺得學歷那么重要,知識那么重要”。
這是S去上海半年后在QQ上跟我說的最多的話。
他爸爸是送貨司機,媽媽是一小公司會計。
他在跟他爸媽相處的日子里,學到是他爸爸身上的執行力,一接到任務或者生意立馬行動,一點都拖延,在媽媽身上他學到的是對數字的敏感,有時候他會找出他媽媽賬目里,那里是可以省下了的一部分。
因為只有高中學歷,在上海這個大城市你懂的。
工資低不說,找工作的時候還受人白眼,選擇還特別的少,換來換去就是那幾個工作,他不甘于就這樣,自己還這么年輕再不提升自己這樣下去就廢了。
在爸媽的支持下他選擇了自考,找了個雙休的工作,每天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的,白天上班,晚上跟周末去上課,大型的假期也把自己丟在圖書館。
按他自己話說
“每當我覺得自己很Low的時候我就特別想去圖書館”。
就在同一年,他爸在送貨的時候出了車禍。
所幸的是命留住了,但面對高額醫療費,公司只出了一半,其它的幾乎用光了他們家大半的積蓄,更艱難的是他爸爸的腿,已經不能再開車了。
此時家里所有的擔子都壓到了他的肩上。
在上課的時候他認識了一個美妝銷售代表,通過他了解了一些渠道來源再加上他的勤快奔走,很快他就找到一些優質的源頭。
他從最基礎的淘寶網店開始做起,每天晚上都忙到很晚,有時候直接就睡在倉庫里面(他住的地方就是他倉庫),有幾次他媽去看他,一打開門發現十幾平的房間里全部堆滿了貨,而他孩子卻在貨堆上睡著了。
拿到本科學歷的時候因為在學校表現優異, 知道他情況的老師特意介紹了兩個不錯的公司給他。
他選擇了其中一家金融公司,第一是因為工作時間充裕他可以兼顧網店,第二是因為公司在市中心繁華地段,他需要那種鞭策自己努力掙錢的環境。
失敗只有一種,就是放棄努力。
后面的劇情大家估計已經知道了。
在他看來,他努力的最大源動力就是自己有能力照顧爸媽,讓爸爸的腿盡可能的康復,讓爸媽過的好一點。
現在的他做到了。
S說
“以前讀書的時候年紀小很多東西沒得選,甚至有時候別人會叫我放棄,特別是中考之后,周邊學習環境有時候讓我麻木,我很感謝我爸媽,他們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一直選擇讓我去多讀書。
他們對我影響很大,他們身上勤勞的品行,超人的執行力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我,上海這個大都市的氛圍對我影響也很大,它讓我知道自律的重要性,家庭環境跟社會環境是我最好的老師,他們時刻提醒我要不斷的學習。
也特別感謝在自考時候碰到的陳老師,我到現在還一直跟他有聯系,他給我一些生活上的建議一直都很受用,感謝老天讓我遇到一個好老師。”
命運要你成長的時候,總會安排一些讓你不順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這是規律。
中考的失利只是暫時的,人生路那么長,跌倒的地方遠遠不是自己結束的地方。
無論中考成績如何,愿你歸來仍是少年。
路還長,加油!